顯示具有 程式設計工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程式設計工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在VS Code中使用GitHub Copilot

之前有介紹過VS Code進行程式的編輯,

今天要帶大家開啟目前最熱門的AI幫手,

協助軟體工程師寫程式

在VS Code中使用GitHub Copilot 

VS Code 能夠安裝許多模組幫助設計師撰寫各種程式碼,

當然也能透過模組安裝一些輔助工具,

在VS Code的模組搜尋中打上GitHub,

就能看到底下的搜尋結果


安裝完 GitHub Copilot 之後重新啟動VS Code,

可以在工作區看到這個畫面,

沒看到也不要緊,

在VS Code中間正上方的搜尋列旁邊有個像猴子的按鈕,

點下去之後也能夠開啟服務


在登入 GitHub之後,

就能夠使用各種 GitHub Copilot 所提供的服務

像是聊天室、編輯器等


當然在執行之前,

別忘記在 GitHub 的設定頁面中,

記得開啟下方的選項讓 GitHub Copilot能適當給予建議


回到VS Code編輯程式的時候,

時不時會有打著星號或者燈泡的黃色提示或者灰色的區塊建議,


在黃色的icon上面點下滑鼠左鍵,

就能顯示額外的選項,

根據目前的需要採用相應的建議即可


或者也能透過 CHAT 的聊天室,

直接詢問 GitHub Copilot 想要查詢的問題,

AI助手都會給一個適當的建議或者解釋


若是出現灰色的區塊建議,

覺得自己的想法與GitHub Copilot相同,

可以用 Tab鍵 直接同意套用建議,

或者使用 Ctrl + -> (向右箭頭)一個字一個字的套用


若是建議有很多個 可以使用 Alt+] (下一個) 或 Alt+[ (上一個) 來採用建議,

雖說GitHub Copilot了寫程式的建議,

事實上距離完全取代程式設計師還是有一大段的距離的,

畢竟目前的技術還沒到家,

以上就是今天要帶大家來看的

在VS Code中使用GitHub Copilot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VS Code 讓 #ifdef 為高亮度:dim inactive regions 設置

之前介紹過 Visual Studio Code 也就是俗稱的 VS code,

這是微軟的其中一套跨平台的IDE介面,

讓程式開發人員能透過這工具來開發程式,

今天要帶大家來看的是

VS Code 讓 #ifdef 為高亮度:dim inactive regions 設置

由於 VS Code支援了許多的程式語言,

針對開發的程式語言裝上相應的套件就能夠開始進行開發,

此次範例使用了 C/C++ 擴充套件,


可以在 Intellisense頁面的設定中找到 dim inactive regions 設置,

將這個選項打勾,(預設應該是打勾的)

就會發現 #ifdef 相關的條件式程式碼會變成暗色 ,

而非正常的亮度,如同以下範例


通常使用 #ifdef 來對程式碼進行篩選,

讓符合條件的程式碼能夠正常運行或者排除不想執行的程式碼,

這時就透過 #ifdef 來進行條件的篩選


在開發過程中,

可針對這些特定條件的程式碼進行篩選,

這時就能透過 IDE 進行設定,

VS Code 從右下角狀態列就能夠選擇,

此處使用 Ubuntu 進行開發,

故預設顯示為 Linux 設定檔,

點擊滑鼠右鍵一下,

在上方就會顯示目前的設定檔案並讓使用者能夠選擇,

透過 UI 編輯設定檔 或者以 JSON 方式設定


若選擇的是 UI 就會顯示底下範例圖片,

最上方為目前使用的設定檔,

可透過 Add Configuration 來新增設定檔


接著在底下的 Defines 欄位中填入要進行篩選的程式碼

此處設定為 VACRON_UI 做為範例,

若要設定多種條件則寫到下一列即可


設定之後回到程式碼編輯,

可以看到原本顯示為暗色的程式碼,

變成正常的亮度與顏色,

方便軟體人員進行特定專案的開發


或者選擇以 JSON 方式來設定,

就會顯示如下圖,

在 "defines" 新增 "VACRON_UI"字串即可


以上就是今天要教大家的

VS Code 讓 #ifdef 為高亮度:dim inactive regions 設置

VS Code 是一個強大的跨平台IDE,

支援了數種平台不說,

還支援了許多程式語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官方網站下載來使用,

不僅免費而且功能齊全


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

在WSL使用Visual Studio Code

軟體開發可以透過IDE來進行,

而市面上有許多各式不同的IDE可供選擇,

今天則是要來介紹跨平台的IDE

在WSL使用Visual Studio Code

Visual Studio Code是由微軟所發行的跨平台免費IDE,

透過安裝各式不同的套件可支援多種程式語言或者輔助開發的工具,

也支援命令列與Git功能,

雖然是免費的但是應該有的功能也沒有少

官方網站也有各平台詳細的安裝方法


依照官方的安裝方法也不會有多大問題,

不過今天還要結合之前提到的 WSL 來介紹,

若使用官方的方式在 Ubuntu 上安裝 VS Code  來使用,

執行的時候就會出現上圖與下圖的訊息,

這段話是告知使用者,

官方建議在 Windows 安裝VS Code 再連到 WSL 中編輯所需要的檔案,

當然也能直接就在 WSL 中運行 VS Code,

選擇 y 就能繼續執行 VS code;

此處依照官方建議移除了 WSL 中的 VS Code,

sudo apt-get remove code

之後下載 Windows版本的 VS Code 與 git for Windows 來安裝


安裝完畢後,

除了再安裝所需要的程式語言套件之外,

找到底下這個 WSL 支援套件也一併安裝


至此就全數設定完畢,

就能夠直接在 WSL 中執行 code

會直接呼叫 Windows中的 VS Code 執行,

首次進入會提示使用者是否要允許開啟


Visual Studio Code 不僅能在 Window上開發,

也能在 Ubuntu 上正常的運行,

的確是名副其實的跨平台 IDE,

若要進行軟體開發,

不妨也考慮下這套免費又跨平台的 Visual Studio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