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語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語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VS Code 讓 #ifdef 為高亮度:dim inactive regions 設置

之前介紹過 Visual Studio Code 也就是俗稱的 VS code,

這是微軟的其中一套跨平台的IDE介面,

讓程式開發人員能透過這工具來開發程式,

今天要帶大家來看的是

VS Code 讓 #ifdef 為高亮度:dim inactive regions 設置

由於 VS Code支援了許多的程式語言,

針對開發的程式語言裝上相應的套件就能夠開始進行開發,

此次範例使用了 C/C++ 擴充套件,


可以在 Intellisense頁面的設定中找到 dim inactive regions 設置,

將這個選項打勾,(預設應該是打勾的)

就會發現 #ifdef 相關的條件式程式碼會變成暗色 ,

而非正常的亮度,如同以下範例


通常使用 #ifdef 來對程式碼進行篩選,

讓符合條件的程式碼能夠正常運行或者排除不想執行的程式碼,

這時就透過 #ifdef 來進行條件的篩選


在開發過程中,

可針對這些特定條件的程式碼進行篩選,

這時就能透過 IDE 進行設定,

VS Code 從右下角狀態列就能夠選擇,

此處使用 Ubuntu 進行開發,

故預設顯示為 Linux 設定檔,

點擊滑鼠右鍵一下,

在上方就會顯示目前的設定檔案並讓使用者能夠選擇,

透過 UI 編輯設定檔 或者以 JSON 方式設定


若選擇的是 UI 就會顯示底下範例圖片,

最上方為目前使用的設定檔,

可透過 Add Configuration 來新增設定檔


接著在底下的 Defines 欄位中填入要進行篩選的程式碼

此處設定為 VACRON_UI 做為範例,

若要設定多種條件則寫到下一列即可


設定之後回到程式碼編輯,

可以看到原本顯示為暗色的程式碼,

變成正常的亮度與顏色,

方便軟體人員進行特定專案的開發


或者選擇以 JSON 方式來設定,

就會顯示如下圖,

在 "defines" 新增 "VACRON_UI"字串即可


以上就是今天要教大家的

VS Code 讓 #ifdef 為高亮度:dim inactive regions 設置

VS Code 是一個強大的跨平台IDE,

支援了數種平台不說,

還支援了許多程式語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官方網站下載來使用,

不僅免費而且功能齊全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從資料型態看Python與C語言的差異


身為一個程式設計師,

接觸多種程式語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不是軟體研發工程師就得十項全能,

雖說邏輯是不變的,

但各家程式語言可不是抄來抄去的,

各有所長

今天就

從資料型態看Python與C語言的差異




整數(Integer)與浮點數(Float)


在做數字的四則運算(加減乘除)時,

最常使用到的就是整數與浮點數,


上圖為Python執行四則運算結果,

可以看到C與Python第一個不同點

就是Python每一行的結尾不需要分號(semicolon)

一般而言

C語言的

int                  4 byte
long   int   8 byte       



而Python

int            8 byte
long int   基本上沒有限制,

而浮點數一般都為 8 byte

這裡就必須提到第二個不同點,

Python是不需要特別對資料型態做宣告的



布林值(Boolean)


也就是真假值,

True代表真,

False代表假,

通常用在邏輯運算中,

例如上圖的 If-else  ,

這時Python 與 C 第三個差異也出現了,

If-else 為例子,

Python的描述是以冒號開始,


而C是以括號作為條件描述區隔


字串(String)

在C裡面一個符號叫做字元(Character),

以單引號表示

多個字元的序列就叫做字串(String),

以雙引號表示

Python中沒有所謂的字元,


就將它看作長度只有一的字串,

在Python中,

以雙引號 或者單引號表示一個字串,

是沒有分別的,

也就是說

" Hello World "
' Hello World '

這兩者在Python裡是一樣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主題,

從資料型態看Python與C語言的差異